總網頁檢視次數

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

港孩特徵:原因

港孩特徵:原因


不懂自理的港孩
新興潮語「港孩」,大多來自中產家庭,物質生活富足,父母百般寵愛,只着重子女讀書成績,有傭人照顧,飯來張口、衣來伸手,自理能力低。

目前競爭激烈的教育制度下,普遍家長都極為緊張子女的學業成績,課餘還要子女參加各種各樣興趣班,藉以提升入學條件。不過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,造成近年有「港孩」現象出現。他們日常生活都由傭人照料,她們為了快手快腳完成工作,孩子的一切都一手包辦。

其實,孩子在1-3歲期間,他們的活動能力迅速發展,會尋求更多的自主空間和模仿大人處事。例如:他們喜歡自己拿匙羹進食、喜歡拿著玩具模仿傭人掃地。可是,父母們令孩子失去了實踐主自的機會或處理問題的技巧。結果孩子習慣被動、樂於接受照顧,他們亦漸漸失去做事的動力,形成依賴的習慣。

作為父母應要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責任感,鼓勵孩子完成較容易的自理工作,如:每次自己脫下的鞋子及放好,自己梳頭、刷牙和洗臉等。孩子能夠完成後,父母應該給予讚賞,讓孩子樂於負起自己的責任。同時,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傭人的角色只是幫助父母打點家中的事項,並非「服侍」孩子。

腦部發展與運動


腦部發展與運動


現今社會的生活型態改變,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,使孩子活動範圍變小,只能在有限的空間看電視、玩玩具,出外不是被抱著就是坐車,連走路的機會亦少了。在都市叢林化的影響下,孩子們玩水、玩沙、在草地上跑步的空間也少了,甚至吹吹風、曬太陽也受阻礙。代替的是讓孩子接觸冷氣空調,逛商場…等活動。


不少新生代的父母對幼兒過度保護、怕弄髒,使孩子缺乏爬行練習。其實,孩子出生後,必須藉著不同反覆的刺激,神經網絡系統和大腦才可順利發展。父母們因擔心孩子在地上爬會割傷,爬高、倒吊會跌倒、摔傷,將孩子侷限於一處,使其失去探索世界的先機,而且將孩子侷限在狹小的空間,使他們沒有參與性,不能發揮主動。因此,父母應多帶寶寶四處走走看看,為他介紹這個世界神奇有趣的東西,讓他可以真實地接觸各式各樣的環境。例如去公園玩沙子、看小花、和別的小朋友一起互動等。


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

越玩越聰明

越玩越聰明


隨著時代的進步,使得這一代的孩子擁有較豐富且優越的物質生活與教育品質,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長得肥肥白白,而且要比別人更聰明、更優秀。
卻發現兒童成長中的問題有增無減,情況也越來越多,甚至連青少年的問題亦層出不窮。

如果讓小孩的大腦接受多樣化又愉快的刺激,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更發達。如果能在成長時期讓孩子大腦內的突觸增加的話,他們就會是頭腦很好的小孩。出生後幾個月的嬰兒醒著的時候都是在學習。所以,隨時隨地讓他們看東西、跟他們說話、讓他們做運動、聽音樂等等,透⋯⋯⋯⋯過這些事情讓嬰兒接受一些刺激。不斷重複讓他們接受這些相同的刺激,就能夠強化神經細胞的聯結,所以不斷重複是很重要。


孩子由出生到懂得說話、行、跑,跳、唱歌…等各方面發展,顯示孩子的腦功能依序發展。父母應對嬰幼兒發展的順序有初步的認識,藉此留心觀察嬰兒的發展,每位嬰兒發展各有不同,給予他們恰適的陪伴與照顧,並適時引導適合的活動與刺激,相信他們的腦部可以順利發展,使他們健康聰明。
過度活躍症AD/HD,專注力不足ADD,自閉症Autism,
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delay,學習困難

邊緣的孩子們?

  很多父母經常不知所措,把孩子帶到不同的地方作評估和檢查,最終得到的答案是 「他根本沒有問題,只是發展慢一點」,或是「他只是疑似自閉症」,又或是「他看起來很聰明,不要太緊張」,「他不是很嚴重,長大就會好」….. 等等。

現今醫學上,大部份斷症都是根據一系列斷症的標準,倘若孩子的問題/行為符合該標準,孩子們被給予一個標籤病名,使孩子可以獲得某些治療。正常與不正常只是區隔一線,而且是一種數字上的統計概念。相反,孩子的問題/行為未能符合該標準,他們卻未能得到幫助。可惜的是,大多數的父母,對造成他們孩子的原因並沒有非常清楚的認識。他們並不知道孩子哪裡出了問題、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行為表現;同時,他們以為這樣的問題沒有解決之道。

面對這樣的結果,父母們只好等待,結果一拖再拖,問題就跟隨著孩子成長。這不但沒有改善問題,反而孩子因學習環境和成長帶來挫折、壓力、被嘲笑、自信低落等等問題,各方面發展比同年齡的孩子還落後許多,父母亦被親人質疑教導無方;相反地,有些父母不斷尋求不同治療和訓練,但仍未能改善或根治孩子的問題,內心的焦慮及折磨,令到他們陷入痛苦和無助。其實這些孩子確實需要幫助,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及成長。

節錄於<< 過度活躍專注力及自閉  : 從大腦解決 >>